齊桓公與管仲(拓片)
春秋时期的第一个公认的霸主是齊桓公,他是周朝第一大非宗室诸侯国齐国的国君,借助名臣管仲的辅佐,多次举行诸侯会盟,救援被戎狄进攻的卫国、邢国,压制北进中原的楚国,并调解周王室的继承危机,有“九合诸侯,一匡天下”之称。齐桓公举行的诸侯会盟,周天子的代表经常出席,为齐国的霸主地位带来了合法性。
五霸究竟指何五位國君,历来有不同説法:
齐桓公、晋文公、秦穆公、楚庄王、郑庄公。(《辞通》)
齐桓公、晋文公、秦穆公、楚庄王、宋襄公。[2](《孟子》趙歧注、《吕览》高誘注从之)
齐桓公、晋文公、秦穆公、楚庄王、吴王阖闾。[7](《白虎通·号篇》)
齐桓公、晋文公、秦穆公、楚庄王、越王勾践。[8](《s:四子講德論》)
齐桓公、晋文公、秦穆公、宋襄公、吴王夫差。(《漢書·卷十四·諸侯王表·顏師古注》)
齐桓公、晋文公、楚庄王、吴王阖闾、越王勾践。[3][9](《荀子》)
另有學者认为所谓五霸应為虛指,指諸多位君主,并非实指五位国君。[10]
《白虎通義》中记载两种说法,以夏代昆吾氏,商代大彭氏、豕韋氏與東周齊桓公、晉文公為五霸。另一種說法為[需要解释],齊桓公、晉文公、秦穆公、楚莊王與吴王阖闾[7]。